新能源改变村容村貌
“沼气池确实节约能源、减少污染,还帮了我的大忙。”近日,君山区广兴洲镇殷家铺村养殖户汤长青高兴地告诉记者。老汤的养殖场养了1000多头生猪,以前是蚊蝇乱飞、臭气冲天,周边群众意见很大。自从建了沼气池后,不仅自己家里用上了沼气,还供应给周围10多户邻居。用上新能源后,猪粪得到合理利用,环境变好了,乡邻相处也和睦多了。
近年来,岳阳市在全省率先进行沼气建设各项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试点,取得成功。在户用沼气建设中,改造了水压式沼气池建造工艺,降低了成本、提高了效益,深受农民欢迎。全市累计建沼气池27.7万口,入户率达25.5%,全市有19万多户农民参与沼气建设。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中,岳阳市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多项尝试。2012年建成全省第一个沼气集中供气工程——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同发科技沼气工程,供应周边300个农户生活用气,农户每天只需花上几毛钱就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使用管道气,每年可为每个农户节约燃料费500元左右。
发展农村沼气,建设生态家园,既可为农民提供高品位清洁能源,又可以通过生态链的延长增加农民收入。同时,能够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,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。目前,岳阳市户用沼气池和大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1.1亿m3、沼液沼渣200万吨,可为农民节省燃料费和肥料费2亿多元,同时减少5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。使用沼气减少薪柴砍伐,相当于保护了80万亩林地。作为血吸虫病疫区,建设沼气池还有效杀灭血吸虫卵,消灭传染源。
努力建设全省沼气第一市
从市能源生态局获悉,2007年以来,岳阳市累计投入沼气建设资金4.8亿元,其中争取国家补助资金1.4亿元,占全省的22%;新建沼气池占全省新建数的20%;新建大型沼气工程26处,占全省的10%。争取国家补助资金、新建户用沼气池和沼气工程、建设服务网点均居全省第一。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:通过10年努力,让50万户农户用上沼气,把岳阳建设成为全省沼气第一市。”市能源生态局局长凌晓明向记者介绍。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下,岳阳市农村能源建设驶上快车道,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单位,完全具备打造湖南沼气第一市的实力和潜力。